我想看看~

2017年6月28日 星期三

覺得聖經裡面都不詩意?--詩人的眼睛--聖經文學的新視角


1.「人類最根本的罪就是這個自我為中心的驕傲,想要越過神的界限和方式,使自己出名或變聰明,基本上巴別的罪和人類始祖的罪是一樣的。這是人類最難對付的罪。」--

2.「殘缺的傷痕,成為雅各誇勝的記號;因為神的恩典和能力,在軟弱的人身上顯得更加完全。跛腳讓雅各真正謙卑下來,這是屬靈生命最重要的標記,一個人若缺乏謙卑的特質,一切敬虔的外貌,都是虛空。瘸了腿的雅各,喪失了能力,於是緊緊抓住神不放,要求祝福。」

3.「期盼神的兒女們在百般的試煉與苦難之中,能夠結出悔改的果子,與所蒙的恩典相稱;能夠存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因為知道有一天我們都要站在祂面前,祂要憑我們的果子來檢驗我們的生命。」

4.「我們應該像園丁一樣看待我們的困境。植物的根部可能長相怪異且令人討厭,但是一個有知識且對自身潛能有信心的人,將會引導它們長出美麗的花朵和果實--如同在生命的底層可能會有困頓的情緒和處境,但只要小心照料,它們也能帶來最大的成就和喜悅。」

5.「葛尼斯要我們謹記兩件事:第一,我們天生就不屬靈;第二,也沒有受過操練。魏樂德指出屬靈操練的原則,基本上像運動員的訓練一樣,必須天天操練,他說「那是一種持續進行的活動,使我們能夠與基督和祂的國度,進行更有效的合作」。」

6.「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更不是單靠知識和教育,更重要的是愛,像天父對待歸家浪子一樣,完全的接納與擁抱,才是真正的愛。只有在這樣的愛底下,個人才找得到生存的意義。」

7.「對上帝的認識,正是一個人踏入信仰的起點,是信心的第一步。但是單單知道你所信的是誰還不夠,信心的第二步是順福。最後,有了知識與順服,我們才能真正信靠祂。知識、順服、信靠是信心的三個要素,三者形成一個生生不息的循環,聖經說因信以至於信,就是這個道理。」

8.「「耶和華的話」貫穿全篇,不指佔據顯著的地位,而是事件背後的發動者與誘因。神的話語一發出,必要成就其所命定的旨意,因此一路克服攔阻,得到最後的勝利,成為整個追尋的主體與英雄。」


9.「在教會肢體的牧養和關顧上,我們很容易疲憊、很快枯乾,我們的能力和愛心極為有限,手中的資源根本不足,靠自己僅有的,一下子就山窮水盡。但若以信心接上祝福的源頭,神應許我們的腹中會有活水般的江河泉湧而出。」

10.「人對神的道有著各式各樣不同的反應,收成的關鍵在乎你的心田是不是一塊柔軟的好土。這應該是基督徒生命能否轉化的關鍵。不幸的是,我們讀經往往捨本逐末,為了種種別的目的而讀。我們可以經年累月,聆聽別人傳講神的道,或自己閱讀神的話,然而,生命卻可能毫無改變。」

11.「這才是上帝救贖我們的目標,絕不是一個簡單的「傳福音」就能概括的使命。我們作基督徒多年,是否在生命的每個角落,生活的每個層面,每時每刻,或說話或行事,都有基督作在神的右邊?」

12.「對於一個願意「來」到耶穌跟前的靈魂,聖靈的風,總有一刻會吹開他的心門,引領他出黑暗入光明,因為,改變生命的力量,乃是來自上頭。」

13.「世上的成就或財富,不一定代表神的祝福,更不是判定個人進入神國的標準,耶穌運用最強烈、最極端的人物對比,來說明這個叫猶太人震驚的道理。惟有個人和真道以及上帝的關係,這才是永恆歸宿的關鍵。」

14.「人生並不單調,反而充滿了挑戰,神各按其時成為美好。財富本身雖然不能給人滿足,卻可以帶給人享受,並用來榮耀神。智慧雖然不能解答所有人生之謎,神的智慧終究勝過人的愚昧。至於死亡確定的結局,人雖然無法逃避,卻應把握神給人的機會,活在此刻,就當珍惜生命、享受生命。」

15.「羊群一天的旅程,從安舒的青草地溪水邊,行經危險的死蔭幽谷,再逐步攀爬到高地上擺設的筵席,好像信徒一步步登高的靈程,神所量給我們的仇敵處境,必然也是我們能夠勝過的試煉,神同在的保守,能夠將我們安全地帶返家門。」

16.「一首詩就像小小的鏡片,透過它我們可以近距離地、觀察宇宙間一些「不起眼」的瑣事,詩是通往世界的迷你窗戶。在小小的藝術創作中,詩人將她的眼睛借給你,希望讀者的眼睛,也能被這些從未留意的事物所捕獲。」

17.「藉著義人約伯的無辜受苦,顯明神對宇宙治理的主權,並教導我們人與神正確的關係,是建立在神全能的恩典,以及人對神的信靠與順服之上,好叫最大的榮耀歸給神。」

18.「藉著義人約伯的無辜受苦,顯明神對宇宙治理的主權,並教導我們人與神正確的關係,是建立在神全能的恩典,以及人對神的信靠與順服之上,好叫最大的榮耀歸給神。」


詩人的眼睛--聖經文學的新視角
作者:郭秀娟
A1197/25k/368頁/線膠裝

ISBN: 978-957-587-987-7


書籍介紹
聖經是神的啟示,也是文學史上的曠世鉅著,如果不想遺漏聖經作者透過文學技巧所傳達的真理,我們需要詩人的視野,來闡述聖經中的文學之美,本書正是為了回應這一需要而寫就的。

在這裡,沒有深奧難懂的文學理論,只有尊重聖經歷史性和啟示性的文學分析,嘗試從聖經作者的說與不說、用字遣詞中,從經文的細微之處與前後文巧妙的連結中,掌握詮釋上的重點和意義,發掘其中的深義。

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靈活出入於經文、解經大師的洞見,以及文學名家作品、當代人的生活之間,讓二十段再熟悉不過的經文,鮮活了起來:人物性格、情節、對話,栩栩如生;眾多主角內心的墮落、迷惘、掙扎、信靠,歷歷在目。作者所展現的絕不僅是文學分析的技巧,更是以無比熱情探索經文信息的崇敬之心。

在作者的細心引導下,讀者得以一步步學習用文學分析法來讀經,讓每一段經文綻放出原有的力道,對你說話。

作者簡介
郭秀娟
台灣省台北市人。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系畢業,加州聖荷西州立大學電腦碩士。曾在美國矽谷IBM等公司任職多年,從事電腦軟體設計。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四年,在Western Conservative Baptist Seminary進修。之後擔任《校園雜誌》特約編輯迄今。著有《認識聖經文學》,譯有《再思解經錯謬》、《新紀元的迷思》、《創造與祝福──創世記註釋與信息》、《天路客的行囊──恆久專一的順服》(皆為校園出版)。發表過的文章全數收錄在加利利基督徒網站(http://galilee.campus.org.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