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看看~

2019年12月25日 星期三

經典好書~~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作者: 史蒂芬・柯維
 新功能介紹
原文作者: Stephen R. Covey
譯者: 顧淑馨
出版社:天下文化
 新功能介紹
出版日期:2017/05/26
語言:繁體中文



注意小節前言
    困境:恐懼與不安全感、我現在就要、推諉與受害主義、絕望、生活失去重心、這對我有什麼好處、渴望被了解、衝突與差異
    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習慣所組成: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
    習慣=知識(做什麼、為何做)+技巧(如何做)+意願(想做)

主動積極-專注做好你能控制的事
    主動積極與積極思考不同。主動積極不僅承認現實,也肯定人有權選擇對現實環境做出積極回應。任何團體都可以匯集各個成員的聰明才智,對環境主動出擊,已達成群體的共同目標,建立主動積極的企業文化。
    我選擇、我情願、我可以、我打算

以終為始-從開始就清楚知道自己的目的
    大家來參加你自己的喪禮,你希望聽到什麼樣的評語?你希望他們怎麼描述你?失去了你,對關心你的人會有什麼影響?你希望能給周圍的人帶來什麼影響?--基本價值、內在信仰
    確認使命也意味著手進行任何一件事之前,先認清方向,如此不但可對目前所處的狀況了解得更透徹,也不致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誤入歧途,白費功夫。
    領導與管理的差異就有如思想與行為,管理是有效地把事情做好,領導則是確定所做的事是否正確。

要事第一-管理重要性而非時間
    有效管理是要事第一的管理,由領導力決定重點後,再靠自制力來掌握重點,以免被感覺、情緒或衝動所左右。
    與其注重時間與事物的安排,不如把重心放在維持產出與產能的平衡上。~緊急重要、不緊急卻重要、雖緊急卻不重要、不緊急也不重要

雙贏思維-人生不是零和遊戲
    六種情感存款:1.了解別人 2.注意小節 3.信守承諾 4.闡明期望 5.誠懇正直 6.勇於道歉
    高度的勇氣與關懷,是利人利己的基本特質,也是成熟後能達到的平衡狀態。具備這個特質的人,懂得傾聽、同理他人,也具備挺身而出的勇氣。
    雙贏流程:1.從對方的觀點看問題,誠心誠意去了解他人的需要與顧慮,甚至要比對方了解得更透徹。 2.認清關鍵問題與彼此的顧慮(而非立場) 3.尋求彼此都能接受的結果。 4.商討達成上述結果的各種可能途徑。

知彼解己-適時扮演知心人
     自以為是的人常見反應:1.價值判斷(對旁人的意見只有接受或不接受) 2.追根究柢(依自己的價值觀探查別人隱私) 3.好為人師(以自己的經驗提供忠告) 4.想當然耳(根據自己的行為與動機衡量別人的行為與動機)    
    表達自己也是謀求雙贏之道所不可或缺的,了解別人固然重要,但我們也有義務讓自己被了解,這通常需要相當的勇氣。古希臘人認為,人生以品格第一,情感居次,理性第三。表達自己也應該遵循這三階段進行,有些人在表達意見時直接訴諸左腦主管的理性,卻不見得具有說服力。

統合綜效-尊重人我殊異
    所謂統合綜效的溝通,是指敞開胸懷,接納一切稀奇古怪的想法,同時也貢獻一己的淺見。乍看之下,這似乎把習慣二(以終為始)棄之不顧,其實正好相反;在溝通支出,誰也沒有把握事情會如何變化,最終結果又會如何,但安全感與信心使你相信,一切會變得更好,這正是你心中的目標。
    你可以忽視外在的侮蔑,拒絕接受負面能量,找出對方的優點並加以利用,強化自己的見解,擴展自己的視野;你還可以在互賴的狀況中,鼓起勇氣、開放心胸,表達意見與感受,而你的態度也能鼓勵他人保持敞開。

不斷更新-日復一日提升自己的能力
    四大面向:生理層面-適當運動有助健康、靈性-消除心靈的塵埃、心智-不要停止自我教育、社會情感-歷練待人處事之道
    企業:生理(財務狀況)、心智(人力資源開發)、社會情感(公關與員工待遇)、靈性(目標宗旨與原則)
    工作本身並不能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唯有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也就是產能,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擁有財富,並不代表經濟獨立,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真正可靠。

結語
    塑造絕對誠信的品德,把愛和服務當作生活重點,的確有助於實現整合的生活,但是這並不容易,需要按部就班的功夫。但並非沒有實踐的可能,只要以正確的原則為重,擺脫以其他因素為生活中心的思維典範,並跳出不良慣性的舒適圈。
    原則vs價值觀 每個人都有價值觀,價值觀主宰人的行為,但原則卻決定行為及其帶來的後果。原則獨立於個人之外,無論我們是否覺察到原則的存在,是否接納、喜歡、相信或遵循他們,原則都不會消失或改變。

2019年1月12日 星期六

我們是不是被影響而不自知?--單一文化的陷阱:經濟效益掛帥的時代,我們失去了怎樣的生活方式和多元價值?


ISBN:9789863591627
叢書系列:木馬人文
規格:平裝 / 240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作者簡介

麥蔻絲

  出生於加拿大,二○一一年因本書對公共議題作出批判性的分析,而榮獲George Orwell獎。

  麥蔻絲形容自己是個「深入鑽研的通論性作家」──從廣泛的文化體系、組織與人類互動中尋找出乎意外的模式與連結,挖掘看不見卻深深影響我們世界運作的社會結構。她的研究與寫作獲得加拿大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研究委員會、基勒姆信託基金、地區與市藝術委員會的支持。麥蔻絲有企業管理碩士學位,其學術文章散見於各商業雜誌或期刊,如「商業倫理期刊」「工業關係」「管理疑問期刊」「人類系統管理」等。

  現居於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


四、忙到沒時間經營親情,自然世界變成投資對象
社群的目的是協助貧困者,使他們健康而自足,並且建立與加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讓大家一起在社會裡順利發揮功能。這是為什麼家庭與社區擁有比市場高的道德地位。

當你推廣你這個品牌時,你做的任何事--以及不做的任何事--都會傳達你這個品牌的價值與品格。從你在電話裡與人交談的方式,你傳達的電子郵件訊息,到你在會議裡推動業務的方法,都會構成人們對你這個品牌的印象。

經濟故事告訴我們,應該保護自然,因為這樣做很划算。從經濟的角度來看,這是雙贏。但是,依但保護自然不划算,那麼經濟故事對於保護自然變興趣缺缺了。

五、公部門開始追求經濟效益
公務員執行公務,對政府負責。政府透過民主程序產生,對民眾負責,因此整個系統最終負責的對象是人民。公務員的基本信條使我們對政治生活產生一種印象,認為從事公務是高尚的天職,是投身公共財與服務社群國家的工作。

根據經濟故事的理念,原本負責提供公共服務的公務員應該把手上的工作外包給私部門,並且從執行的角色轉變成監督的角色。然而由於私部門不對民主程序負責,因此外包有可能引起一些疑慮,例如社群、民主與公共利益是否會隨著公務員基本信條的消失而遭受損失。

圖書館把協助民主成為有知識與有思想的公民視為自己的責任,他們努力讓民主社會需要的知識與價值順利流通。

圖書館作為公共財,存在於市場的疆界之外。圖書館依照自身資源的限制來保存與保護人類紀錄,同時將這些紀錄留傳給下一代。圖書館具體顯了思想自由,亦即,你可以思考自己想思考的東西,相信自己想相信的東西。

在經濟故事中,公部門與私部門不再是涇渭分明應分別管理的兩個領域。在經濟故事中,公部門與私部門其實是同一個部門:私部門。

六、
無論衣料費用變得多昂貴,民眾健康提升到多高的程度,醫療的市場模式均無法鼓勵民眾使用較少的醫療資源,也無法壓抑我們對健康的渴望,更無法限制醫療科技的醫療與使用。經濟故事不可能鼓勵我們接受終將老化死亡的現實。相反地,醫療的經濟故事只會讓我們設法擺脫老化與死亡,促使我們藉由醫療科技的進展來延長壽命,甚至利用科技的進步為醫療產業帶來數十億美元的商機。

信仰是人類尋求超驗的一環。信仰是對自我、他人與世界的尋求,是全面的回應;信仰是重新審視自己看見的事物,重新對待自己接觸的一切;信仰使我們超越俗世,以超驗的角度看待、感受與面對這個世界。

當代基督教希望信徒成為基督的門徒,以他的教誨來過基督徒的生活;在精神上,則以上帝的形象作為自己遵循的對象,各種習慣與情感都必須與俗事有所區別。當代基督徒希望關懷受苦的人,濟貧扶弱。他們認為自己有責任照顧他人,因為所有人類都是上帝的子女,人類是上帝以自己的形象創造的兄弟姊妹,基督徒認為每個人都應該看顧自己的同胞兄弟。

以市場導向作為教會生活的核心,會大幅改變基督教信仰的樣貌與性格,教會的本質與使命將因為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管理交換關係而完全變質。基督教生活原本重要的事物,與管理/行銷的靈性架構格格不入,並且認定這些事物在行銷典範中受到忽視,一點也不令人意外。

七、接受教育只為更高的薪資
教育曾被視為是人類享有的一項服務,是民主的基石。透過教育,你可以對世界有更清楚的認識,你可以成為具有批判性思考的人,你能知道如何有意義地參與社會,以及如何促使民主領袖對民眾負責。教育是公共財,是社會投資,他能讓民眾的生活結合成一個社會。

身為科學社群的成員,科學家應該與其他社群成員分享資料與成果,因為他們的研究屬於思想的共有物。在期刊上發表作品是為了提升科學知識,造福人群,而不是為了主張智慧財產權。

經濟故事說,教育是私有財而非公共財。教育可以協助個人在人生中取得領先位置。教育很重要,但不是因為教育可以協助你成為健全而有教養的公民,使你能成功地參與社會,而是因為教育可以幫你找到更好的工作,賺更多的錢與改善你的生活品質。

在經濟故事裡,你的學校必須教育你,才能使國家在全球經濟裡獲得競爭優勢。學校的存在不是為了協助你成為有知識的公民,而是為了協助果家提升經濟與競爭力,增加創新促進經濟發展,訓練員工構成生產力。

八、創意從無價變成天價
十八世紀末,人們開始覺得藝術反映深刻而不可知的現實,可以透露真實而且能療癒靈魂。人們開始以浪漫一詞來形容這種感受。藝術成為對真理的探索,成為讓已經被工業革命的貪婪與物質主義玷汙的理想重獲純淨的方式。

美術館可以豐富我們的人生,教導我們如何注視與如何觀看。美術館使我們的知覺更敏銳,增加我們的視覺智能,擴展我們的視角,協助我們對過去做出萬全的判斷,對未來做出更洞燭機先的選擇。

藝術世界的基本理念是:某些形式的文化與創意表現要比其他形式來的優越。哲學家與視覺藝術學者賴瑞夏納表示,一般人總是任位高級藝術與低級藝術的差異就是美術與大眾藝術、複雜與簡單、原創與公式化、批判與因循、挑戰與逃避以及小眾與大眾之間的差異--有些人還認為文學小說與偵探小說、歌劇與流行音樂的差異亦屬此類。

在經濟故事中,原本被視為天才與先知的藝術家,在創意經濟裏成了一塊小齒輪。對個人、企業與國家來說,創意思考成了具有價值、能夠賺取利潤的東西。

九、單一文化狹隘化我們的生活體驗
單一文化使我們的經驗與期待向經濟故事靠攏,生活面臨的風險也隨之增加。正如生物多樣性反映了許多生命形式與生態系統的健康,價值多樣性也反映了我們的各種生活與社會系統的健康。一旦失去價值多樣性,我們也就喪失了在經濟領域以外表達自我的能力。

如果創意觀念與市場成功的連結並非一目了然,那麼單一文化就會反對這樣的創意。大家都遵循相同的模式,因此衍生出風險趨避、因循苟且與故步自封的心態。結果,有趣、美妙而優雅的創意觀念或創意表現如果缺乏市場前景,就很難獲得發展或尋得支持。

與表象世界一致的模式也讓你規避自我,擬透過僵化的意識形態與世界連結起來,而者個意識形態創造了幻覺,使人誤以為事物的本質是人類與宇宙秩序的自然延伸。一旦接受表象世界裡的生活,你就開始活在謊言裡。最終會造成巨大的人性認同危機:為了在系統裡存活,你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如果人生無論如何都要付出代價,那麼你為什麼不做自己喜歡的事,說自己的故事,貫徹你最深刻的價值?

十、另尋解決之道
獨立的生活幾乎可以用任何形式來展現。你不需要自主地放棄手上的任何事物,也不需要直接前往能超越單一文化的地方。獨立的生活可以涵蓋你做的任何事,你在的任何地方,以及你剛好已經在進行的任何活動領域。

平行結構指人類在日常生活中努力爭取自由、真理與尊嚴的過程--它是真實生活的具體表現。平行結構讓你有空間過不同的生活,讓你在現實的生活需求中成長。你在生活中回應的是由下而上的需求,而非由上而下的指示,因此你的發展是有機的。

慢活是一種過程,面對日常生活--包括生活的步調,生活上各種複雜的狀況,平凡的例行公事與令人興奮的時刻--我們必須時時留意關注...重要的是,慢活試圖以有意義、永續、深思熟慮與愉快的方式活在當下。

非暴力溝通是一種與人溝通的方法,它可以產生較佳的結果。非暴力溝通是一種說話與聆聽的方式,能協助我們交換資訊與和平解決差異,而非防衛自己、攻擊他人或在遭遇判斷與批評時退縮。